1.JPG

以往總覺得倫敦是個微型城市,雙層巴士總是險象環生(或可說司機們神乎其技)地在狹窄蜿蜒的小路上穿梭,擁擠的餐館席間,人們的膝蓋相觸也是稀鬆平常的事,被稱為「管子(tube)」的地鐵更不用說有多迷你……而這一趟湖區巡禮,我才知道,並不是越往郊區走,房子就會越大。

英國湖區Ambleside小鎮中心,有棟過路者無法不多看一眼的小屋——Bridge House,除了尺寸迷你,更出奇的是:這棟兩層樓建築有如被施了魔法般架空於小溪流之上。

3.JPG

充滿懸疑氣息的Bridge House以湖區常見的石板建材打造,建築的歷史可追溯至十四世紀,Braithwaites為當地非常有影響力的家族,最初意為建造一座方便進入另一側土地的橋樑,爾後才將兩層樓建築加蓋於小橋之上,兩側皆有門供通行,也用以存放週邊果園的蘋果,外界對於將房屋建於橋樑之上另有避稅的解讀。

4.JPG

數個世紀以來,Bridge House並沒有隨著小鎮的變化與發展而面臨拆毀的命運,而是在時代變遷中轉換了多種用途,如工廠的賬務房、茶室、古董店、編織店、製作椅子與鞋子的地方,甚至曾經成為一家八口的居所。

5.JPG

低著頭走入橋屋狹小的空間,雙人床大小的空間要同時容納三位訪客都略嫌擁擠,因而許多時刻都能見到旅客在外等候入內的訪客離去,實在難以想像一家八口生活其中的畫面。一樓爐火位置為原本可通行至橋樑另一端的出入口,為十九世紀橋屋作為茶屋時所增設。

9.jpg

斟酌步伐踏上無護欄的陡峭石板階梯,走入較為明亮的二樓,可從狹長窗口見到小溪上的風光,設想過去因不同職業與緣由居留於此的人們在這獨特的小天地內有何種感受。

8.jpg

1858年,Harriet Martineau在她著名的英國湖區指南中寫道“the odd little grey dwelling … is the ancient house which is considered the most curious relic in Ambleside of the olden time.”不難想見人們對這棟離奇怪異的橋屋是如何傾注好奇與臆測,Bridge House也自然而然成了藝術家筆下的熱門題材。

2.jpg

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指標,1920年代,Ambleside居民積極為維修Bridge House的費用籌款,其中主要發起者之一為彼得兔作者Beatrix Potter的先生William Heelis1956年後,Bridge House也成為英國國家名勝古蹟信託(National Trust)位於湖區的首座資訊服務站,目前都有親切的志工駐守介紹橋屋的悠久歷史。

7.JPG

一個陽光溫熱的午後,和藹的志工婆婆從窗台上取下一顆蘋果遞給我們,故事便由此開始。

arrow
arrow

    Via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